服务热线:13988889999

站内公告:

大山深开云全站处上演精彩“共富故事”

你的位置: 首页 > 景点新闻 > 新闻中心

大山深开云全站处上演精彩“共富故事”

2023-05-23 16:32:48  点击量: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着眼于宁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全区人民共同意愿,将“共同富裕战略”列为必须实施的“五大战略”之一。

  新阶段,新征程,共同富裕有了更新更深的时代内涵,促进共同富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在宁夏大地渐次展开。

  固原市立足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支部引领、能人带动、组团发展等措施,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多元路径。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正在不断上演一个个动人的“共富故事”。

  “在村里当护林员年收入1.2万元,育肥牛挣了4万多元,2亩蔬菜地收入8300元,到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收入六七千元……”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孙家河村脱贫户徐兴有掰着指头算起他去年的收入,高兴得合不拢嘴。“圈里还养着13头牛,其中有5头马上要生牛娃了,我现在再也不为挣钱没门路发愁了。”徐兴有说。

  徐兴有曾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家里4个孩子上学花销大,老伴视力残疾,家庭负担沉重、生活困难,泥土堆砌的1间房间是家里6口人的容身之所,屋外四处空落,一院荒凉。以前在孙家河村,提起徐兴有的光景,没人不摇头。“问别人借几块钱都没人敢借,知道借了我也还不上。”徐兴有说。经过精准识别,徐兴有被村里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和徐兴有一样,孙家河村共有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帮助这些人早日脱贫,村党支部千方百计想办法:组织成立孙家河满福蔬菜种植农民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形式,种植露地蔬菜1500亩、枸杞800亩,以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参与,真正实现企业增效、村集体收益、农民增收三方共赢,互利发展;成立瑞源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100亩,每亩土地给农民租金500元,还为1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村民可以到合作社打工。“每年我们的劳务支出有70余万元。”瑞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

  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在合作社打工,徐兴有每年在瑞源合作社打零工的收入就有六七千元。“村上给我安排了公益岗位,村集体做担保给我贷了5万元的免息贷款,鼓励我发展肉牛育肥。”徐兴有说,“村里使劲拉着我们过好日子,我们必须往前走,不能赖着不动。”现在,徐兴有家日子变好了,去年他家盖了新房,18米长的牛圈让空旷的院子变得满满当当,他心里也踏实了。他笑着告诉记者:“脱贫只是开始,接下来我要靠自己的双手致富。”

  村里的“老大难”生计问题解决了,村党支部书记杨满福非常欣慰。“党的富民政策好,贫困户徐兴有的钱袋子都鼓起来了,说明我们村老百姓的整体生活质量、收入水平提高了。”杨满福说。

  在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孙家河村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加强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村集体还设立区域销售点和外地客商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客商提供蔬菜销售信息,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我们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提高了农业收益,进一步做好延链、补链、壮链、优链,让农民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杨满福说。

  初秋,隆德县陈靳乡新和村岳家峡森林公园气候凉爽,环境宜人。退耕还林20多年,村民们悉心呵护的绿水青山,释放出“金山银山”的“生态红利”。来自银川、西安、上海等地的房车游客露营新和村,尽享大自然的静谧美好。众多游客蜂拥而至,带动了新河村旅游业的发展。

  “我们对农家小院进行了升级改造,有干干净净的单间、双人间和多人间,5平方米的卫生间里装上了冲水马桶、洗手池和淋浴设施,这些都是给游客准备的。”村民翟士发在侍弄庄稼的同时,做起了旅游生意。

  2019年,新和村依托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新和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旅游景点,发展乡村旅游,将全村农户全部带到了文化旅游产业链上。“我们探索‘党支部+公司+合作社+村民’的发展模式,走出适合本村的强村富民新路子。”村党支部书记赵小龙说。

  赵小龙曾是村里出名的“有钱人”,2002年他就办了一个沙棘饮料厂。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他一头扎进村集体的发展和村民致富上,自己的厂子无暇顾及,2015年就关闭了。2017年,赵小龙带领村民开办了宁夏西海固新和民俗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里79户村民入股,当年每户就领了650元的分红。”赵小龙说,守护了这么多年的生态,现在开始发挥经济效益了,要让生态红利落到每家每户老百姓的口袋里。2020年,入股的每户村民分红1030元。

  陈靳乡党委书记陈健祯说,赵小龙把自己从“富汉”变成了“穷汉”,却让新和村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了起来。参与村里高台马社火文化展演的农户有60多户,景区常年用工21人,季节性用工46人。开办农家乐餐饮、住宿22家,建成休闲农事采摘园500亩,开发景区水上游乐拓展基地和18公里自驾游环线万元。

  “受疫情影响,游客人数有所减少,但我们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对装备进行升级改造,提升服务质量,为后续发展做好充分准备。”赵小龙说。2022年,新和村对13户农户进行改造,打造特色民宿和农家乐,拓展旅游项目,提升房车露营基地的服务档次。“今年截至目前,房车营地吸引甘肃、陕西、河南、福建、云南、上海等地200多车次1000余人避暑、考察、游玩,带动79户农户通过乡村旅游增收。我们的乡村电商服务平台还为游客和房车车友提供配菜、商品购买服务,方便游客和车友购买农户养殖、种植的农特产品。很多房车爱好者表示明年还会来。”赵小龙开心地告诉记者。

  “除了发展文化旅游业,我们还在种养产业上进行突破,推行‘金融扶贫+互助资金’模式,发放各类贷款240万元,扶持农户发展林药林草种植、林禽林驯林蜂养殖、农副产品初加工销售等农业产业项目,种植苗木1100亩,建成六盘山药用植物园,种植当地原种中药材170多种260亩,种植黄芪280亩,多元化发展富民增收产业。”赵小龙说。

  一人富了不算富,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才算富。在固原市,还有这么一群人,富裕之后不忘乡亲,千方百计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奔向美好新生活。

  “马总,去年养牛收入不错,今年再给我进150头牛。”今年初,西吉县将台堡镇谢家湾村村民谢兵闯再次向宁夏四丰万亩绿源家庭农场负责人马存录“求助”。以前搞装潢的谢兵闯去年开始跟着马存录养牛,初次尝试,他比较谨慎,养了50头牛试水。经过一年的发展,赚到钱的谢兵闯计划扩大养殖规模。

  马存录会养牛有经验,饲养的1000多头牛,每天平均增重1.42公斤。许多人前来取经,希望跟他合作,跟着他挣钱。

  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不断有人打电话,有谈合作的、有想学技术的、有要来调研的、有询问购进的牛什么时候入场的……马存录一一答复,忙个不停。“忙人”马存录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希望用5到10年时间在固原市设立80个养殖服务站,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马存录是西吉县马莲乡南川村村民,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2008年,他成立农资销售公司,从做销售起步。15年的时间,他在固原市多个县、乡(镇)设立80余个农资综合服务站,开展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等深度融合服务、提供代耕、代种、代收等农业机械化服务,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培训指导。农民可以在他的服务站预支农资,解决春耕期间种地缺少资金的问题,待秋收或农作物变现后支付赊欠化肥款。“公司每年给农户赊欠农资1600万元左右,我们要为这笔款每年承担150万元左右的利息。”马存录说。

  马存录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但他发现单靠种田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是提不上去。山区农民有养牛的传统,能不能通过规模养殖让农民的日子“牛”起来?2015年,马存录建起养殖示范园,购进150头牛进行专业养殖,当年就获利丰厚,他逐渐扩大规模。

  马存录发了“牛”财。但他的愿望不只是自己富,用他的话来说“自己一个人富没意思,要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为了让大伙儿都富起来,马存录把多年积累的养殖技术传授给当地的养牛户,并以托管代养模式扶持大家共同发展。田坪乡李沟村村民一直找不到脱贫的产业发展方向,马存录与村民签订育肥牛养殖技术支撑帮扶协议,第一年村民们养了50头肉牛,卖出后1头牛赚了3000元,第二年村民们就扩大养殖规模到200头。2020年,李沟村村民不仅脱贫,还靠肉牛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目前,马存录和西吉县8个合作社以及多个养殖大户签订了育肥牛养殖技术支撑帮扶协议,统一采购品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饲喂时间、统一喂养标准、统一防疫标准,保证生长速度、肉品品质,带动养殖户提高养殖水平。“离我设定的目标还很远,我得撸起袖子加油干。”马存录干劲十足。

  串河村有养牛的传统,但多以农户散养散卖为主,规模小、水平低,经济效益低。

  摆世虎已和牛打了20多年的交道。从一开始跟着父亲贩牛、宰牛、卖牛,到2006年尝试养牛,摆世虎靠着养牛过上了“牛”日子。2009年,在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摆世虎贷款25万元,修建了200平方米的标准化圈舍,购进肉牛30头,办起了肉牛养殖场。

  随着养牛规模的扩大,摆世虎牵头成立了串河养牛专业合作社、杨河乡养牛协会,采取企业化运作模式,带领100多户合作社社员和300多名协会会员抱团闯市场。养牛协会统一养殖标准、销售渠道,带动肉牛养殖节本增效,收入是散户的3倍多。

  2015年,摆世虎成立了宁夏杨河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和肉牛养殖技术指导、担保贷款等方式,累计为全乡1100多农户提供了增收渠道,带动全村9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

  为了把肉牛产业做大做强,2018年,摆世虎成立养牛专业合作社联社,联结9家合作社、家庭农场,推行统购统销等营销模式;实施“出户入园”项目,采取赊借返还、托管代养、入股分红、订单收购、务工就业5种联农带农机制,联农带农62户,户均年增收2.5万元以上。

  在摆世虎的示范带动下,串河村家家种草、户户养牛,成为隆德县养牛示范村,村民走上了依靠养牛致富的道路。

  村民赵志连曾是串河村的贫困户,摆世虎主动上门,鼓励赵志连养牛,并为他提供担保贷款。“现在,我家养了20多头牛,靠着养牛脱了贫致了富,还住上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子,日子越过越美气。”赵志连说。

  村民马长林是聋哑人,看到周围的村民靠着养牛日子越过越好,他也有了养牛的想法,但苦于没有钱购买肉牛,摆世虎垫资为他购买了肉牛并进行托管代养,马长林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去年,马长林又向摆世虎借了15万元建牛舍,并通过贷款扩大养殖规模。如今,马长林家共养了50头牛,马长林长年在外打工的儿子今年也回来帮助家里养牛。

  如今的串河村,很多外出打工的人纷纷返乡养牛,常住人口从原来的500多户增加到800多户。

  摆世虎告诉记者,他计划今年牵头组建肉牛产业化联合体,建设肉牛分割中心、饲草料配送中心、平价饲草料储备库、综合信息化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助力肉牛产业提质增效。

  如今在以泾源、隆德、西吉等县为核心的六盘山地区,肉牛特色产业集群雏形已现,扩规模、延链条、促升级,牛产业正带动更多的农民过上“牛”日子。(记者 智慧 张涛)

  人民网银川9月4日电(刘峰、实习生崔亚芝)9月3日上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自行车邀请赛-美丽新宁夏自行车联赛(西夏站)在贺兰山下鸣笛开赛,本次比赛吸引了全区200名自行车骑行爱好者参加,共设有男子公路组、男子山地精英组、男子山地大师组、女子山地组等四个组别的比赛。 此次比赛依托贺兰山运动休闲体育公园和贺兰山东麓自行车马拉松智能赛道,将自行车骑行与体育旅游相结合,设置公路组45公里、山地组51公里两个赛段。…

  人民网银川9月3日电(刘峰、实习生马灵慧)心有界,行无疆。9月2日上午,宁夏音乐主题自驾游”活动在银川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的主题为“星途自驾,乐游宁夏”,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自驾车俱乐部、协会代表及音乐、旅游、摄影等达人参加了发车仪式。…开云全站

首页 |开云全站简介 |客房展示 |景点新闻 |路线推荐 |农家院 |特色美食 |活动专题 |在线留言 |联系开云全站

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2-2023 开云·全站(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版权所有

地址:河北省开云·全站(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电话:0898-88889999手机:13988889999

ICP备案编号:冀ICP备18018031号-2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